視訊會議,已經是現代人的日常;共融(inclusive)的討論,卻未必要開麥克風說話。透過好的引導,以打字輔助對話進行,能夠讓討論參與者更加自在表達。

教育部每年舉辦的 Let’s Talk(青年好政)計畫,遇上疫情,舉辦了以即時文字輔助討論的實驗性活動,找上「台灣勞工陣線」邀集青年談論心理健康課題。

在那場會議裡,聊天室與文件介面都有著大量閃爍的頭像,不必哄鬧,也呈現了熱絡氛圍。

過往的審議活動強調人們共同在場,因此重視圍坐在桌子旁談話,此起彼落的聲音表情。雖然這種形式能使氣氛活絡,有時卻排擠了不擅長「現身言說」的朋友。同樣,在聊天室按下麥克風圖示,或者被要求開鏡頭,對有些人來說,也是一種心理負擔。

而Let’s Talk 的「線上審議示範場」維持事前報名、具名參與的規範,但在形式上,卻讓大家能自由選擇是否「開麥」說話。

有人覺得語音對話,有雙向的回饋感,才能侃侃而談;有人則覺得陸續鍵入文字,比較不用擔心語氣及措辭造成誤解。

會議時,有人在發言段落前加上一句「不好意思,我打字比較慢,所以整段打完才敢貼過來。」就算分享再多個人經驗的細節,也不會占用整體會議時間,反而讓大家更願意彼此理解。

同時,不少人在其他參與者的發言段落底下,打上「+1」的方式響應,就像社群媒體的按讚留言一樣。這些互動,都不是預先設計的討論指引,而是在「半同步」的協作討論之中,自發而來的溝通語言。

過往,實體活動透過規畫飲食環節及空間動線,來營造適當的交流;轉為線上討論時,只能各自面對螢幕,「文字」便成了緩衝,就像是傳統會議的發言單;即時呈現共筆文件,則增添了對話的節奏感。

最重要的是,這種「半同步」的討論方法,讓參與者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節奏來「說故事」。青年議題常與自身經歷有關,多元的表達方法,除了讓更多觀點浮現,也淡化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影響,讓不同生命經驗,都能在會議上平等體現。

由於是線上舉辦,當天不但有身處台灣北部、南部的青年心聲,甚至有柏林留學生熬夜參與全程,會後更表示「這場活動突破了我對『審議』的想像,即使是比較個人的經驗也能安心分享,算是一種『去稜角化』。我在這場討論中看見了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