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在財資中心舉行了「還我七天假」議題的協作會議。由於勞動議題是近年來台灣許多朋友關心的議題,因此這場協作會議格外引人注目。

憂行政院取消一例一休 工鬥提案「還我七天假」

「還我七天假」議題是因去年一例一休修法時,因要全國放假一致,因此勞基法修法,將全國假日的規範回歸至內政部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工鬥等勞工團體認為,此舉是政府向資方低頭,因而砍了七天國定假日。工鬥等團體認為,比起休不到的特休假,全國一致的國定假日比較能降低勞工工時,若有加班需要,也能在這些日子加班,拿到兩倍工資而提昇薪資。

在賴清德院長上任後,認為一例一休仍有許多調整空間,引發工鬥擔憂將一例一休修回舊制,而七天假又被砍掉,因此2017年9月15日在Join平台上提案「還我七天假」,要求內政部制定國定假日法,增加國定假日的日數,有效降低台灣勞工的工時

工鬥團體在協作會議前於財資中心門口召開記者會

在會議上,內政部報告指出,目前台灣的休假上限受限於2000年立法院修正公務員服務法時的附帶決議,總放假日必須介於115到116日,若要提高需要更多社會共識。勞動部則指出,工鬥所舉「台灣每年工時於OECD國家中排名第六」的數據,必須考量台灣部分工時者所佔比例較低的因素,需要更仔細的審視。

勞動部於協作會議上報告

國定假日效益多少 待研究釐清

在後續討論時,內政部同仁指出,增訂七天假日需要釐清背後成本多少,才能凝聚社會共識。資方代表則認為,在增訂國定假日之前,必須先讓台灣的產業轉型成像歐美國家的程度,企業才能負荷增訂國定假日之後所提高的成本;但勞方代表則認為,增加國定假日可以促進勞工朋友消費,擴大內需,對企業也有幫助。大家均認為,這兩個觀點需要更多研究以證實其效果與狀況究竟為何。

對於網友所提的「強化勞檢」措施,無論勞方或資方均同意。資方代表認為,勞基法是最低限度應當遵守的法令,若有企業違反勞基法以降低成本,應該開罰,以免市場出現惡性競爭;勞方也支持應當強化勞檢。勞動部則指出,目前全國勞檢員已從300人增加為近1000人,也可以以連續開罰的方式要求企業歸還勞工的加班費用。不過,勞動部同仁也指出,為了進行勞動現場的檢查,勞檢員必須自行計算該公司人資部門所計算的薪資、加班費等,工作量負荷非常大,也需要大家多多體諒。

勞方、資方代表與勞動部官員一起協作

就七天假的議題、背後的休假日數,以及第一線勞工在會議上分享的勞動困境等問題,都會彙整在數位白板上,交由唐鳳在10月30日的院會上報告給院長以及相關部會首長知道,作為未來相關政策規劃的參考。

心智圖助看清爭議之處 提案人望能容納更多參與者

對於此次會議的成果,提案人表示,這些議題其實並不脫過去勞資之間的爭議,大部分關於勞動的議題都已經吵過。不過,第一次參與的附議人則說,透過心智圖的方式可以讓初次看見這個議題的人一目瞭然的看見議題的脈絡,他認為是很棒的作法。在會議形式方面,提案人認為這次的會議形式比較活潑,互動性比較高,不像過去盍各言爾志之後就結束會議。不過,產出的心智圖未來是否可以作為團體內部的參考資料,還要看能怎麼使用。

提案人認為,這個議題背後的核心仍是勞資關係,若能強化工會組織,讓勞工有籌碼可以與資方談判,或許勞動法規就不用訂太細。不過現在至少勞動法規被知道了,這有一些進展。這次的會議對未來修法不一定有幫助,但至少對於釐清議題、看清真相有幫助。至於後續修法方面,提案人坦承,未來若真的要修勞基法,最大的關卡仍在立法院,他們可以理解這次會議能處理的議題無法太深入。

附議人報告協作會議成果

不過,對於提案人僅能邀請五位利害關係人與會的規定,提案人認為仍不合理。他希望未來這類的會議可以邀請更多元的角色進來,比如說勞動法的相關學者,或是能邀請更多勞工朋友一起與會,提供更多元的觀點。

勞資議題深且廣 聚焦仍待更多研究資料

與會的公務同仁則觀察,這次以便利貼、心智圖的形式討論問題,確實很新穎,也有助於大家看清議題脈絡,對對話也有不少幫助,在場有一些與會者也確實藉此更了解議題。不過,他憂心這樣的作法難以處理勞資關係的議題。

他解釋,勞資議題牽涉到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勞動狀況,在勞動狀況多元的狀況下,很難一次找齊所有利害關係人。同時,就算討論出了共識,有些沒有考量進來的勞動狀況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在勞動議題下,很多問題都有不同的觀點。以加班來說,有些勞工喜歡自願加班,可以賺更多錢,也有勞工希望政府能提高加班門檻,避免勞工遭到剝削。這兩種觀點彼此衝突,該如何取捨,就是一門問題。

同時,勞動議題常常是政治性很高的議題,往往需要在相對短的時間之類找出可以執行的政策方向,這導致很多問題不一定有時間去審視、討論議題,甚至釐清不同勞動條件下會產生的困境。這位同仁說,在目前台灣的文化下,民眾常常期待政府快速地提出解法,這樣的狀況之下恐怕沒有空間能以協作會議或類似的形式,長期釐清議題背後的脈絡。對於協作會議的形式是否可以處理這種既多元、面向廣的議題,他抱持著疑慮。

主持人張芳睿則認為,勞資議題背後脈絡較大,需要更多的研究報告,才能讓會議具體聚焦,進而有機會進一步討論、發想是否有相應解法。可惜的是,因為時間資源的不足,沒辦法讓背後更多脈絡可以細緻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