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會議,築起公部門與民眾互信
參與政策、提案及連署,成功釋放了許多民眾對公共政策創新的想像力。
「開放政府聯絡人協作會議」執行已進入第五年,這個以促進公民協力、營造多方對話為目的的管道,透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讓公民參與政策、提案及連署,成功釋放了許多民眾對公共政策創新的想像力。
五年來,平臺收到的提案琳瑯滿目。例如,有些人想帶著毛小孩四處遊玩,卻因寵物無法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因而提出「寵物友善搭車連署案」;也有人看到民間傳統神豬的飼養方式感到不忍心,提出涉及宗教文化、信仰自由的「終止神豬重量比賽祭祀連署案」。
這些提案不僅展現民眾的需求和創意,更重要的是突顯了協作會議的精神:無論在茶餘飯後或是螢幕背後,任何人的主張和想法,透過公民協作,都有實踐的可能。這些提案在平台上連署超過五千人後,隨即由各部會開放政府聯絡人仔細討論,進一步投票評選出來與 PDIS 進行協作。這個平台不只是「公」「民」溝通的其中一個起點,也是公共政策討論過程的新節點。
最近剛舉辦協作會議的「已婚女子權益保障連署案」,就是一個充分涵容的例子。依現行法律,如果有已婚女子要施行人工流產,須經配偶同意。因此,有女性朋友為了提倡身體自主權,因此提案,並且獲得七千多人連署通過。
在開放政府聯絡人會議提出此案後,衛福部旋即說明,先前預告的《生育保健法》草案中,已朝向修正已婚婦女人工流產、刪除配偶同意規定,因此協作會議及修法座談會相容辦理,也邀請提案和附議的人一同加入。這場協作暨說明會,討論內容包括了人權、宗教、家庭和性別平等觀念,讓公共政策朝向更符合各方需求、更可行的方向前進。
上述過程,充分傳達出協作會議有別於傳統公聽會的特殊之處:邀請各方利害關係人加入,讓涉及跨部會而一時難以由單一部會解決的問題,在會議中獲得充分討論,收斂各方看法。不只是讓各方不同立場的參與者「各言爾志」,也讓政府機關公務員「得以明志」,並且與其他機關的同仁建立對話和互信管道,為未來的跨部會政策協調,打下良好基礎。
從 2017 年 3 月開始,協作會議已推展上百個案例。我曾提及協作會議有三大目的:創造「公」「民」對話機會、尋找可行解決方案、導入開放政府方法。這五年來,每一案的協作,都是對於這三個目的的最好驗證,也讓我們看見,公部門與大眾之間的信任基礎越高,我們就有更多機會完善公共政策。這將是協作會議持續下去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