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時,我很喜歡逛住處附近的建國花市。看到人們扛著盆栽奮力走向停車場,或頂著大太陽攔車時,我總在思考:有沒有更便捷的可能?

🚦 臺灣汽機車數量繁多,已經不是新聞。根據環保署統計,臺灣有超過 1300 萬輛機車,每平方公里平均 380 輛,居亞洲之冠。即使汽車也有將近 800 萬輛。

💡 如此高密度的車輛,對地狹人稠的臺灣空氣品質和交通安全,都造成不小的影響。這樣的問題如何改善?無人載具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 2016 年我入閣前,在巴黎和 MIT 媒體實驗室(Media Lab)的朋友討論過無人載具的發展。入閣之後,我也建議他們將空總社創中心作為舉辦黑客松的場地,讓「智慧三輪車」有機會和一般人互動。

🚸 智慧三輪車有什麼特殊之處?它透過開放源碼、開放資料,讓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群眾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 CI)彼此加強、一起探索新的互動方式。

🛣 目前,許多人對於無人載具仍然抱持疑慮。在我看來,它們其實就像新的物種。現在我們開車,是透過打燈號和駕駛,來觀察旁邊車子的意向。無人車則可以透過車聯網接收附近的訊號,讓彼此更有智慧地使用道路。載具上的的感測器,也可以蒐集附近的交通狀況,除了自主學習,也可以幫助整個城市更了解自己。

🐎 人類對於這樣的新物種,在學習共存的過程中,難免碰到挑戰。能夠有一個實驗場地,讓無人載具在裡面盡情測試、模擬實際情境,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我有一次去加州的 GoMentum 測試場參觀,看著場地裡的無人車,感覺就像身邊環繞著動物,可以和人們透過互動,一起找出未來運作的可能。

🏙 因此,已經動工的臺南沙崙科學城,讓我非常期待。佔地 2.2 公頃的臺南沙崙科學城,除了有專門的測試場域之外,也可以從行控中心觀察車輛的行動。想像一下:走進沙崙科學城之後,身邊經過的、甚至從園區門口搭的都是無人車,整個科學城都可以成為載具的體驗場。

從馬車到汽車,每次交通工具的演化,都重塑了我們的社會。等到人工智慧成為城市裡的一份子,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會隨之改變。比如逛完建國花市以後,按一個鍵,「智慧三輪車」就能幫忙把盆栽載回家,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