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二十八日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一百天,臺灣交出了有目共睹的防疫成果,許多國家也相繼前來諮詢「臺灣模式」。

💯 從這一百天的歷程來看,防疫工作不只仰賴公務同仁和醫療人員,更仰賴所有人共同參與。因此,如何分享「全民協作」的臺灣經驗,是我們在防範病毒侵入之餘,持續努力的目標。

🛫 對此,我們提出了兩個做法:其中之一是每個人都可參與的「口罩響應人道援助」。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App,任何人都可選擇將「可購買卻未去購買的口罩片數」做為人道援助使用。這個計畫上線不到一周,就有超過四十六萬人次、將近四百萬片口罩響應。目前,臺灣人助世界的心意,仍在持續增加。

💡 另一個活動,則是每個人都可找朋友一起參與的「台美防疫松」。受到「g0v 在家松」的啟發,臺美雙方決定以全線上的方式,開放兩地民眾提出防疫好點子。在《臺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的基礎上,我們列出六大主題,任何人都可以上網提出意見。

💬 如同去年行政院和美國在台協會合作的「『智』同道合-數位對話平台」,台美防疫松同樣使用互動式數位工具「Pol.is」,讓參與者在視覺化的意見光譜中,看見自己的想法與其他人的相對位置,進而思考、尋求促成共識的可能。

⚖️ 防疫松的其中一個特點是,主辦單位會針對每個意見的適法性,以臺灣法律的觀點提出評價,並同步公開在網站上供大眾參考。例如,有人提議設置應用程式,讓相關人員挨家挨戶找出感染的人隔離。法制組評估,這個意見可能違反《傳染病防治法》,便會標註為無法實行的「紅燈」。

🎞️ 現在,我們已經公布專家評估後的題目,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題概念,並拍成三分鐘的解釋影片、公開投稿,為防疫相關工作貢獻創新解方。

🚸 這段時間,陸續有許多朋友自發投入匯集臺灣的防疫資源,分享給國外社群。在我看來,這些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生的公民行動,都是社會創新的最好示範。「口罩響應人道援助」和「#cohack 台美防疫松」的發想,也就是呼應這些做法,希望促成更多人協力合作,一起為世界帶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