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知名開源專案「以太坊」共同創辦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來臺領取就業金卡,取得我國居留身分。我們在「台北的多元宇宙」活動對談時,與會者提出頗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去中心化、無法倚賴政府確認身分的跨境社群裡,究竟誰有資格「證明」每個人的身分呢?

布特林認為,透過人際「社交圖譜」的驗證,是比較接近多元精神的識別方式。例如,由認識的夥伴引薦進入社群,就是一種社交圖譜。

另一種方式則是「生物識別」:透過個人指紋和虹膜辨識等驗證身分,同樣也是現今廣泛應用的作法。由 OpenAI 創辦人奧特曼(Sam Altman) 共同發起、七月底正式啟動的加密貨幣「世界幣」,就是最近出現應用生物識別的大膽嘗試。

要取得世界幣,得先透過名為「the Orb」的球體掃描虹膜,進行身分認證。這套機制的設計初衷,是避免生成式 AI 冒充人類,但要如何同時維持敏感資料離線儲存,又能實現去中心化的驗證,是世界幣面臨的重大挑戰。

布特林就認為,即使世界幣運用生物識別,試圖透過加密技術避免隱私侵害,個資外洩和惡意使用的風險,依然存在。

而另一種社交圖譜的識別方式,是以社交圈來驗證一個人的身分,但凡運用個人資料,都會牽涉到當事人的許可。布特林的提醒,讓我想起今年六月 RadicalxChange 基金會發布的報告《資料聯盟和託管代理人》。

這份報告的核心概念,是個人資料的「脈絡邊界」,也就是特定社交圖譜裡產生的意義,往往會涉及許多人的隱私,因此不應該在原始目的外直接使用。唯有在當事人知情同意下,轉化為非個資數據(non-personal data)、完整保護脈絡邊界,才能自由流通、安心運用。

報告指出,數據的社會價值,遠大於個資作為商品的價格。因此,最有保障的運作方式,是將資料持有者和數據使用者聚集成聯盟,再透過受信任的第三方,確保個資轉化為數據時的公正可信。此時,提供保障的「隱私強化技術」,就是最重要的防線。

延續今年「運動數據公益平台」的示範基礎,數位部會接著推出《數據公益運作指引》和《隱私強化技術應用指引》,提供應用方式與技術細節。在我看來,這不僅有機會成為新的跨境數位認證方式,更將開拓出數據運用的公益生態。

因為,不論身分認證或是數據運用,關鍵都在於「信任」。先有人與人的互信,跨境身分才有意義、數據才能發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