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7日,第61場協作會議的主題,相當拗口難懂,是關於一個法規預告案:「市售包裝食用鹽品添加之食品添加物含天然放射性物質鉀-40之標示規定」

鉀,是一個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K。如果在「鉀」的後面加上一個數字「40」,也就是在網路上搜尋「鉀-40」作為鉀的放射性同位素,你就會發現原來所謂的「低鈉鹽」是以「氯化鉀」作為替代成分,從而衍生出「鉀-40」天然放射性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影響、需不需要在鹽品外包裝標示醒語的問題。

107年9月,監察院針對台鹽的幾款鹽品進行糾正,要求衛福部訂定標語提醒產品內含有「鉀-40」天然放射性,食藥署於是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眾開講」上進行標示草案的預告。

關於鉀鹽的討論,並非從監察院糾正之後才開始。食藥署已經長期面對這個議題:天然放射性物質是什麼?含「鉀-40」的低鈉鹽真的會對人體有危害嗎?鉀到底對人體有哪些好/壞處?持不同觀點的人們各有看法。

本次議題歷程
來源:協作會議當天食藥署簡報

過去的討論當中,有人以營養學角度,肯定鉀對人體的好處,擔憂民眾看到標示後會有恐慌心態,從而不敢吃低鈉鹽,反而不利於健康;有人從民眾知情權的角度,認為只要有輻射就有一定的風險,不該假設消費者一定會恐慌,應規範業者標示產品具有天然放射物;有人認為輻射的危害終究是一種信仰,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再多討論或知識傳播也是枉然;有人認為全球各國及國際組織都不認為這種情況需要特別標示,我們沒有必要獨步全球,甚至有不利對外貿易之虞。(詳見本案議題手冊整理)

去年12月的開放政府聯絡人(簡稱PO)第33次月會,由各部會PO票選出食藥署預告的「市售包裝食用鹽品添加之食品添加物含天然放射性物質鉀-40之標示規定」作為第61次開放政府協作會議的主題。

此案在月會上雀屏中選,或許不僅因為這項預告案在「眾開講」平台上有非常踴躍的留言討論,也是因為臺灣民眾相當關注食安問題,尤其鹽巴幾乎是人人每天都會吃到的食品。於是,開啟了這一場由衛福部食藥署及國健署、原能會、經濟部標檢局等跨部會共同籌備的協作會議。

從「科學知識之爭」到轉向「消費者最大權益」作為核心問題

從媒體報導和社會輿論的角度出發,不難發現這個議題主要圍繞的爭點在於「食鹽添加鉀、取代鈉」作為一種國人健康的良善出發點,以及「食鹽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質須被警示具有輻射危害風險」同樣以國人健康作為立意初衷。雖然在標示的立場上有截然不同的意見,但雙方並不可謂無相同關懷。

第一次工作會議中,我們召集跨部會同仁,期待協作會議能夠做到釐清科學知識的功能。科學知識指的並不僅僅是最被媒體所關注的輻射風險,也包括食品科學、營養學、貿易專業等各方面的知識匯集。我們希望藉由PDIS所擅長的設計引導與公開透明技術,讓不同位置、不同觀點的人齊聚一堂,為未來相關議題的討論提供一塊踏腳石。

然而,我們也很快在部會訪談及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發現,科學知識縱然有其嚴謹與客觀性,不同處境下的人們對風險的認知,卻可能是主觀且受到社會上各種因素所影響。同時,科學普及的工作作為一種專業,是否能在兼顧跨部會需求的單場協作會議中得到好的成效,而免受會議場上話語詮釋的落差所干擾,這個變數也使得我們必須對會議定位有更多可能性的思考。

於是,我們回到協作會議的初衷,也就是從「求同存異」的角度出發,讓各種角色身份的人至少願意在基礎共識下坐在一起,聆聽彼此在意的角度。

如前所述,各方皆以「國人健康」為出發點,那麼「國人」作為鹽品的消費者/使用者/食用者,是否也該在協作會議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呢?同時,所有參與此議題的各方利益關係人,包括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與民間團體等人,不也都是吃鹽長大的鹽品消費者嗎?

標示範例:減鈉含碘鹽
來源:協作會議當天食藥署簡報

後續籌備的會議中,我們經過許多討論與發想,確認了協作會議的核心問題:針對這次衛福部預告草案內容,「何種標示方式符合消費者最大利益?」

必須特別說明的是,消費者利益可以透過很多方法達成,「標示」是一種方式,「不標示」也是一種方式。「消費者知情權」很重要,但知情權也僅僅是權益的其中一種,或許有更多我們還未設想過的權益,是消費者更加在意的部分。

重新定調協作會議的核心問題之後,主辦部會也表示,除了過往牽涉此案相關的學者專家、團體代表之外,他們願意去尋找多位「鹽品消費者」身份的人來與會,讓屆時協作會議中各組的討論都能確保聽到「消費者」的心聲。

防疫為最高指導原則的協作會議

鉀鹽案的籌備過程中碰上一個插曲,也就是疫情的衝擊。衛福部首當其衝,面對爆量的防疫相關業務。協辦單位經濟部亦須支援防疫物資增產及調度等相關事宜,因此協作會議一度延期。如同所有實體聚會活動,我們在變動的籌備期程中,也不斷跟隨疫情進展,確保活動須符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引。

活動當天,除了例行的額溫與手部清潔消毒之外,我們在場地安排上也做了調整,拉開與會者的座位間距,同時確保所有與會者皆全程配戴口罩,不在場地內進行任何飲食。幾經考慮後,仍保留了小組討論的會議形式,同時也和帶領討論的小桌長先進行溝通,包括如何在適當的範圍之內仍確保組內成員能夠互動交流,引導討論時又該如何在有限的桌椅形狀以工具輔助討論。面對面、共同在場所建立起的信任感雖然重要,也必須與感染風險之間做出權衡,在情境中摸索適合當下的互動模式。

協作會議當天直播畫面截圖
來源:協作會議當天PDIS直播影片

我們向來鼓勵民眾透過網路參與討論,因此,本案同樣利用直播技術,搭配Sli.do匿名聊天室,並在主持時輔以Miro彙整來自實體和網路管道進來的意見。主持節奏上,也更有效率地進行統問統答,減少群聚的時間,避免大家長期待在室內配戴口罩的不適感。

由於多元的參與者組成,各組桌長需要在討論中權衡:知識帶來的話語權,是否會在互動過程中導致有些人感覺被擠壓?經濟部、科技部PO與PDIS團隊作為引導討論的小桌長,由於全程參與籌備過程,瞭解會議目標的轉折,才能在兼顧多重目標的狀態下,讓異質參與者組成的會議能夠順利進行。

會議最後,如同政委所言:「今天食藥署跟相關的單位在防疫任務這麼吃重的當下,開完這個會要再開口罩2.0的會,舉辦這樣的公眾諮詢,我覺得認真準備會議資料、認真邀請利害關係人,不管是現場參加,或者是也有相當多的朋友看直播遠端參加一起就事論事,我覺得是非常有誠意的。」即使防疫視同作戰,開放政府的工作並沒有停歇。

來源:協作會議當天逐字稿

鉀鹽案對於設計公眾諮詢程序的啟發

這場協作會議的案源是從Join平台的「眾開講」,也就是法規預告的網路討論區而來。有別於民眾提案連署,由於預告程序本身已經是政策流程的後半段,即使辦理實體會議,通常討論空間會較為限縮,更接近公聽會、說明會等常見行政程序。因此,這場會議較多時間是以部會簡報與釐清資訊為主,但我們仍不斷嘗試重新設定「核心問題」,使得協作會議得以有別於過去已經舉辦過的公聽會及專家諮詢會。這個過程凸顯了開放政府「公私協力」的價值。

從「提點子」作為案源時,我們的焦點更容易放在超過五千位以上的民眾究竟為什麼連署這個案子?他們關心什麼。從「眾開講」作為案源時,我們的焦點更容易放在部會預告法規的脈絡是什麼?但無論是民眾端的需求多一點,或是政府端的需求多一點,「協作會議」是政府和民間相互理解的對話平台。核心問題往往需要的是多方磨合,包括主協辦部會、非政府單位的各方利害關係人以及介於其中的PDIS小組。(參考:協作會議,公私磨合的「找出核心問題」

低鈉鹽的爭議是從民眾端及監察院調查報告以「消費者知情權」為起始動力,讓主責單位從「標示」出發而出現草案預告,再透過網路討論區接觸到更多聲音湧出「不標示」及多元的立場及作法。到了協作會議,我們以更廣泛的「消費者權益」作為切入視角,從而能夠不被限縮於知情權論述框架。這個核心問題的形塑過程,也能夠看出不同角色在過去議題討論中所留下的痕跡。

當開放政府工作強調「公民參與」面向時,必須衡量政策的狀態、議題的性質及各種客觀條件,決定如何規劃一個諮詢的流程。有時候受政策影響甚深的少數利害關係人要扮演較為吃重的角色;有時候不特定公眾的進場能使得諮詢流程更具有正當性;有時候以人口特徵進行抽樣或以利益團體為主的方式會被認為更有代表性。

這一案,從原先看似高門檻的科學知識討論,將目標設定在各領域的專業者;到後來變成設定在混合消費者作為不特定公眾的進場,將政策制訂者、專業者及消費者放在同一個場域。這個「重新定調」的過程,不僅為了鹽品的外包裝政策推進一步,也為我們共同設計公眾諮詢流程的經驗增添色彩。